青云庄隶属菏泽县,离庄子最近的集市叫做赵子集,赵子集位于北方通往皓京的官道上,虽是个集镇,却颇具规模,繁华程度比起菏泽县城也不遑多让。
唐夏上赶子叫冯妈妈做“妈妈”,她的三个儿子顺其自然地成了唐夏的义兄。
翠碧小丫头也是乖觉,一天天“小姑姑”前,“小姑姑”后地叫着唐夏。
两人不到一天就好得穿同一条裤子了。
连带着冯家其他人也和唐夏亲近了不少,就像唐夏真是冯家走失多年,最近才寻回来的女儿似的。
作为庄户人家的女儿,翠碧能上树抓鸟,下河摸鱼。
虽然年纪小小的,赶个牛车也是不在话下。
唐夏借了冯家的牛车,让翠碧教她赶着唐夏往赵子集屯粮食去了。
时至十月末梢,气候宜人,不冷不热的。
置身乡村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悠然自得地赶着牛车,与翠碧一同吟唱着小曲,恍若回到了那纯真的童年时光,洋溢着青春的美好,不一会儿就到了集市。
如今,夏小麦收了才两个来月,冬小麦又才种下,还不到青黄不接的时候。
粮食价格还算公道。
即便如此,唐夏也不打算大手大脚,她买了三千斤粮食,粗粮和细粮五五开。
又将剩下的钱都买了些盐巴、白糖和和一些新奇的玩意儿。
只剩下50两银子备用。
这些东西中有一种叫做“醍醐”的特殊油脂,这东西味道刺激,南方人将之作为制作肥皂的材料来使用。
但是,检索系统显示,醍醐是游牧民族常用的一种油脂,是用鲜奶提炼的,只要加入一点点就会让食物有浓郁的奶香味。
当唐夏知道这个东西可以代替黄油时,高兴得简首要飞了起来。
唐夏想好了,赵子集来往的商队多,不如先做些面包来卖。
相比传统的糕饼,面包比较松软,对长期奔波在路上的人来说,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干粮。
数次往返,终于把粮食运回了碧园。
青云庄的人看着唐夏一车车粮食往碧园运,既好奇,又不解。
他们庄头老娘带回来这个丫头可真奇怪,样子看着像个大家闺秀,实则比翠碧还野。
说她是个伺候人的丫头吧,可通身的气派却果断干练,也不像是卑躬屈膝惯了的。
唐夏可不知道他们想什么,一个劲地向他们宣传:“大叔、大娘,今年大寒,要早做准备啊!
多备些粮食,省得饿肚子!”
粮食储备足了,唐夏买了些果饼去看望冯妈妈。
农闲无事,李大三兄弟也在家。
唐夏将一袋子细面放在桌子上,对大家说:“我来了这么些天,多亏了妈妈和各位兄弟、嫂子照拂。
妹子在此谢过各位。”
说罢,站起身来福了福身子。
冯妈妈忙抓住她的手,连声说道:“不妨事,不妨事。”
其他人也都摆手让她别客气。
唐夏笑着坐下,接着说:“妈妈,我是个会看天象的。
如今才十月,但是云层高于往年,气流滞结,流星雨频繁显现,确是大寒的迹象。
大家得早早做些准备才是。”
李大听说要大寒,心里吃了一惊,忙说道:“妹子此言可真?
这可是大事。”
惊讶过后望向众人道:“立冬那天咱们仔细看看是吹南风还是北风,要是北风紧,妹子这天象倒有五分准头。”
其他人闻言气氛也低沉下去。
李二解释道:“咱们青云庄的主家在金平府,一年只管收一回夏租,其他好赖全靠我们自己。
不像其他庄子,碰到灾荒,还有主家可以依靠。
若是碰到大寒……”他媳妇刘嫂子忙接茬说:“可不是,前年闹旱灾,隔壁刘家庄有主家的存粮过活,好歹撑过去了。
咱们这儿好几户都折了人口。”
冯妈妈也不无感慨地说:“咱们庄户人家,灾年难过啊!”
正如李家兄弟说的,青云庄的抗风险能力不比其他庄子,他们庄子小,连个像样的粮仓都没有,也不如其他庄子又有主家照看。
往年,多半庄户的余粮仅够半饥半饱地维持一冬,只待春天到来就要早早地收上一茬冬萝卜顶替饭食,待到收了冬小麦才能缓和过来。
有一半庄户还靠着卖些柴、去镐京帮工换些钱来买吃食过冬。
真碰上大寒,地里的冬小麦就没了指望,万一连春耕都误了,庄上必定要饿死人的。
李大和兄弟两个商量了一下,各自拿了些钱,买了些玉米面备着。
天气极难看准,也难怪他们对唐夏的话将信将疑,再说,他们也拿不出多少钱来买粮食,因此别别扭扭地买了300斤粮食备着。
唐夏知道后不以为意地一笑而过。
反正她准备的多,好歹冯妈妈的那一份她可以替她备上。
趁着备粮的空档,唐夏又跑遍了赵子集的酒楼,和那里的帮厨们协商,让他们给她留下酒楼斩杀的鸭子的鸭绒,一只鸭子的羽绒唐夏出1文钱。
钱虽不多,却是意外之财,对这些本就收入有限的帮厨们来说无异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,无一不欢欢喜喜地答应了。
唐夏想好了,天寒地冻的,她对庄户人穿的那种柳絮棉衣一点信心都没有。
好歹先给自己做身鸭绒衣,才能不被冻成狗。
鸭绒被子也是必需品,她还没有锻炼出忍饥耐冻的体魄来。
出府时,缠在腰上带出来的那匹绸布还留着,唐夏对自己的先见之明有点洋洋得意,当初只是觉得那布料质量上乘,并没想好用来干啥,这不,现在用来当做鸭绒服的面料不就挺好的嘛!
又省了一笔开支。
一天过后,碧园的东厢房己经被塞满了粮食。
翠碧有点醉,作为一个半饥半饱中长大的孩子,突然看到堆得像山一样的粮食有点像做梦。
而且,其中有一半是细粮,是过年才能吃得上的细面啊!
前几天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唐夏身边的翠碧,今天哪儿也不想去。
她就守在东厢房门口,决心用她瘦巴巴的身板捍卫这一屋子香喷喷的白面馍馍。
唐夏看到她的样子忍俊不禁,用手指戳了戳她的额头,说道:“小傻瓜,一屋子的粮食算什么,小姑带你用这些粮食换一屋子的金子,好不好?”
翠碧瞪圆了眼睛看着她小姑,捣头如蒜。
小姑姑太厉害了,不管她说什么自己都相信,不管她做什么,自己都要无条件地支持。
唐夏开始向小姑娘勾勒她的面包生意蓝图:“咱们先这样……接着……然后……”翠碧如痴如醉地听着,哈喇子不自觉地从口角流下。